万万没想到,高校的这些教学问题是从毕业生反馈发现的
原标题:《“深谋远虑”的毕业生评价》
“虽然当前我们的调查主要聚焦毕业生3至5年的发展状况,但放眼未来,开展对毕业生10年甚至20年发展情况的跟踪调查,将是学校办学规模和质量再上台阶后的必然选择。”
以“正直勤朴 善学强技”为校训的黎明职业大学,先后获得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等荣誉称号。据悉,该校为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需求,将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相融合,尤为重视教学诊改工作。
黎明职业大学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有何特色,通过哪些方式或渠道获取学生(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对于在校生和毕业生两个群体对教学质量的反馈,学校是如何应用的?对于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中长期跟踪评价及应用,学校有何心得?学校又是如何利用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数据进行专业调整的?围绕这些问题,《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对黎明职业大学教学诊断与改进办公室主任蔡经汉进行了深入访谈,请他分享相关经验。
《麦》:黎明职业大学以“五横五纵一平台”为框架构建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具体是怎样的,有何特色?
蔡经汉:我校以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在“五横五纵一平台”模式的基础上,以全域数据中心为基础,建构了“112233”内部质量保证机制,注重校内校外两个层面的第三方评价,打造“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测、全方位保障”的三全质量文化。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一条监测主线,即聚焦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构建从生源质量到培养过程、毕业标准,再到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质量的“五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监测闭环,以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质量的监测数据倒逼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近三年,随着教学诊改工作的深入推进,我校质量保证机构不断完善。通过教师发展中心和课程发展中心的建立,学校将教师、学生这两个人才培养质量生成的重要主体和专业、课程这两个人才培养质量生成的重要载体紧密交织起来,构建了有效的质量数据监测、预警和诊改一体化机制。
通过质量标准委员会、质量保证行动联席会及教学督导团等三个机构的建立,学校实现校内质量标准、质量实施和质量监督工作的三方分离,并通过校外第三方机构客观评价的引入,强化行业企业与第三方机构参与,构造了坚实的多元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也正是通过三方分离的设计和第三方机构的客观评价,我校建立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自我更新机制,定期实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有效性元评价,构建校内外要素有效结合、具备自我升级能力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使质量监测与保障工作融为一体。
注:
元评价是指对评价本身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检验评价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运用统计和其他方法估计产生的偏差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麦》:在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中,黎明职业大学通过哪些方式或渠道获取学生(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为获取更客观、真实的学生反馈,黎明职业大学是如何做的?
蔡经汉:我校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
一是现在每学期都会开展两轮学生评教,包括一轮位于期中阶段的形成性评价,一轮位于期末阶段的终结性评价;
二是常态化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包括上半年开展一轮针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学习生活条件等方面的综合满意度调查,下半年开展一轮学习投入、专业认同感与专业满意度调查。
目前,学校的学生满意度调查正向课程方面深入,已试行开展了校选课及通识课程的课程满意度调查,服务于相关课程的质量监测。
此外,学生信息员队伍的每周信息反馈、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的日常反馈,都是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的重要来源。在这些校内收集渠道之外,我们也委托麦可思等权威机构进行第三方调查评价,调查覆盖在校生、应届毕业生和中长期毕业生。通过这些渠道,我校已形成频度合理、覆盖面广、结构配合较好的教学质量反馈体系。
为了消除学生对“可能被打击报复”的疑虑,从而获得学生更真实的反馈,学校一是注重对学生信息的保护,部分调查直接采用匿名方式进行;二是注意合理安排学生评价时间;三是注重发挥第三方独立调查的作用。
同时,学校也谨慎应用学生反馈数据,避免二级学院或专业产生对在校生“做思想工作”的动机。我们的相关经验一方面是以发展性评价代替考核性评价,另一方面是对指标数据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在专业发展潜力测算工作中,我们选择不使用在校生评价数据,而使用毕业生特别是中长期毕业生的评价。他们离校较久,二级学院或专业较难施加额外的影响,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注:
专业发展潜力测算工作是黎明职业大学高水平专业建设年的一项新举措,通过构建模型,以定量数据测算各专业发展潜力,既引导各专业加强内涵建设,又服务专业设置与调整。
另外,学校注重在教师端收集信息进行反向验证。例如,我们每学期会开展教师评学,对班风、学风进行监测,从而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评教的可靠性。与两轮学生评教相对应,这项工作今年也拓展为两轮,总的来说更为全面和均衡。
《麦》:对于在校生和毕业生两个群体对教学质量的反馈,作为黎明职业大学教学诊断与改进办公室负责人,希望您能分享一下对相关评价结果的应用。
蔡经汉:我校每年获得的各类教学质量反馈调查结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结构调整、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相关结果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学校、二级学院的宏观层面;专业、课程的中观层面;教师和课堂教学的微观层面。
对于在校生培养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我们会及时掌握,构建由小至大的改进闭环。其中,微观层面的信息,力争做到即时反馈;而中观层面的信息,根据需要以一季度、半学期或一学期为反馈和改进周期。
在毕业生反馈信息的应用方面,我们一般以一年为周期。例如,在每年的就业质量或中长期毕业生职业发展质量调查后,教学诊断与改进办公室会以专业为基本单位反馈调查结果,以之为核心,各专业结合相关信息充分开展专业、课程的诊改工作,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修订课程标准等。
相关的一些数据,例如毕业生对课程体系合理度的判断等,除用于辅助专业和课程诊改,辅助教师层面诊改,也应用于自主专业评估、专业发展潜力测算等工作中,服务于学校和二级学院宏观层面的决策。
《麦》:时值毕业季,您认为做好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工作,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意义何在?您会特别关注应届毕业生和中长期毕业生评价的哪些内容或指标?
蔡经汉:做好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可以有效检验学生作为培养对象的满意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达成度,检验学校办学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程度。毋庸置疑,这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应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方面,除了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我也会关注学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举例来说,我校在2018届毕业生调查中有一个较大的反差,在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与全国同类院校持平,但职业期待吻合度高出全国同类院校32个百分点——在专业对口和满足自己的职业期待之间,显然更多学生选择了后者。虽然这是好的结果,但我认为有必要特别关注那些专业相关度与职业期待吻合度背离较严重的专业,因为这可能反映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偏差和不足。
而在毕业生中长期跟踪调查方面,我认为应该更注重一些可持续提升指标的变化情况。除了对比短期和中长期收入的变化,确认各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质量之外,我也会关注学生的晋升情况、对课程体系合理性的评价以及对母校的推荐度等一些数据。
《麦》:基于OBE(结果导向)理念下的人才培养,不少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中长期评价不如短期评价重视。您认为重视毕业生就业质量中长期评价的意义何在?黎明职业大学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中长期评价有何心得或期待?
蔡经汉: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是我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学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锻炼,更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后劲。因此,我校人才培养监测体系对学生中长期发展表现更为看重,2015年起我校的人才培养监测体系就不再止步于当期就业质量,而是延伸至毕业生的中长期职业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上下对OBE理念是较为认同的。
在OBE理念下,我们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定是毕业生三年后的稳定表现,而不是刚刚工作时的状态。这是因为,毕业半年后的工作表现更容易受到短期经济波动的冲击,而且当前时代的毕业生更容易跳槽,他们稳定下来一般至少要一年以上。而只有通过更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和社会生活经验积累,学生才能更为准确地判断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否对自身有帮助。这也是进行毕业生就业质量中长期跟踪调查的意义所在。
我校期待与毕业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希望他们能将真实的信息反馈给学校,帮助学校更好地改进相关工作。因此,在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中长期跟踪调查方面,我校将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的完成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对二级学院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各学院建立毕业生联系机制,指定以班主任为主的固定教师做好应届毕业生及毕业3至5年的毕业生联系工作,建立跟踪联系网络,形成完整的毕业生信息跟踪数据库;对于毕业离校三年以上的毕业生,学校进一步依托校友会的力量,做好相关的校友联络工作。
《麦》:据悉,黎明职业大学还出台了《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动态调整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不好的专业。黎明职业大学是如何利用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数据,进行专业结构优化的?
蔡经汉:事实上,由于地处经济发达的泉州市,人才需求量大,加上学校良好的品牌声誉以及完全契合产业结构的专业布局,我校就业质量总体上非常好,特别是近三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100%。但认真分析还是能够发现部分专业毕业生存在起薪点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或就业现状满意度有待提高的问题。
我校会从就业质量更深层次的指标去分析和调整相关专业。例如,调查发现,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就业对口率不高,而且就业现状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在各专业中也是相对较低的。结合对其他情况的剖析,学校认为这个专业确实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学校决定进行专业调整,以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取代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接下来还将设立新能源汽车专业,明确引导汽车类专业往智能、新能源方向发展。
为了更好服务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我校不断主动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群结构。主动调整总会遇到一些阻力。这时,深入的、有比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数据就成为学校科学决策的有力助手。
以我校2018年停招的工程造价、酒店管理两个专业为例,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土建类专业中最适合女生学习的专业之一,录取分数一直位列各专业前茅,曾出现全专业本科线上录取的情况。而酒店管理专业市场需求极大,平均每名学生能获得五个工作岗位,学生最差也能获得两家以上五星级酒店的邀约。因此,这两个专业由于与所属专业群契合度相对较低,一直有调整的动力,但遇到的阻力也很大。
最后,学校通过深入分析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数据,发现工程造价、酒店管理这两个专业学生的收入相对较低,离职率相对较高,再结合对校友的调查,发现学生的发展与预期确有一定偏差。在此情况下,学校本着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理念,克服阻力,坚决停招了这两个专业。
《麦》:最后,对于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数据在教学与诊断中的应用,您有何期许和展望?
蔡经汉: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数据在教学与诊断中的应用领域和前景极为广阔。就个人的体会来说,我期待今后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能有三方面的提升:
一是更有针对性。每个专业或职业领域都有其独特之处,对相关毕业生的调查或可关注一些个性化需求,从而更加具有针对性,帮助学校更好地分析单个专业的情况。
二是强化大数据的概念。除毕业生的主观评价外,有必要更多地获取他们所处的环境数据、他们的客观成就数据,从而形成更有说服力、更有参照性的大数据体系。
三是进一步强化全生命周期的毕业生发展跟踪。虽然当前我们的调查主要聚焦毕业生3至5年的发展状况,但放眼未来,开展对毕业生10年甚至20年发展情况的跟踪调查,将是学校办学规模和质量再上台阶后的必然选择。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微信搜索18602824882)
作者 | 麦可思 王慧
编辑 | 麦可思研究